新聞資訊
|
提高選擇判斷力之一------《高手》書籍解讀《高手》介紹了在時代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手的工作方法論。書中詳細講述了高手們進行自我管理的方法,比如堅持早起、對自己完全負責和謙卑的心態等。至于令很多人困擾的決策問題,本書也通過高手們的案例給出了回答:設立好一個反對派的角色、從旁觀的角度看問題、用價值觀的尺度來衡量等。有了這些方法論,相信我們可以逐步成為高手。 關于作者 萬維鋼,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、專職科學作家。他不僅是《新知客》和《新知》的特約撰稿人,還在天涯、知乎、觀察者、共識網等知名網站設有自己的專欄。萬維鋼的著作頗豐,《萬萬沒想到》《智識分子》等書,好評如潮。 學什么?如何像高手一樣思考、決策和工作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,思維模式迭代的速度不斷加快,普通人與高手之間的差距也已經越來越大。那么,高手到底是如何思考、自控和決策的?我們又該如何向高手學習呢? 《高手》這本書就詳細講述了高手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,他們會通過建立系統、日常積累和鍛煉多個技能等方式來提高做事的效率,并且會有一套嚴格的自我管理體系以及科學決策體系。學習高手們的工作方法,掌握快人一步的思維方式,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。 你還會發現 . 靈感是來自積累還是等待; · 中國古代的斜杠女青年有哪些人; · 如何理解“對自己有極端的所有權”。 一、高手的工作方法 1、為自己建立系統,而不是目標 一般的情況下,普通人在做工作之前,都要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。比如說,一個電話銷售一天的工作目標是給50個客戶打電話,推銷公司的產品。 可是《高手》這本書告訴我們,真正的高手們在工作中,不是為了完成一個具體的目標,而是要發展一個系統。這兩者有啥區別嗎?讀過這本書,你會發現,差別還真是挺大的。 所謂的目標,指的是做一件事就是為了做好這件事,成功了有回報,失敗了就白搭。而系統呢,則是一個可持續積累的東西,或者是一種技能,或者是一段關系,比如各種人脈關系。 為了完善這個系統,我們可以填充各種項目,可以要求自己養成各種習慣,而不是為了某個具體的事情的成敗,而發展整個系統。 舉個例子來說,寫公眾號其實就是一種系統。你也不知道具體哪篇文章能獲得打賞,哪篇能突破10萬+,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讓這個系統持續不斷地發展和積累。 那怎么發展公眾號這個系統呢?首先當然是要堅持寫,如果做不到日更,那最起碼也要一周更新一篇,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。其次可以把公眾號當作一個研發平臺,在上面做各種寫作技術的測試??梢試L試不同類型的話題,看哪個話題受讀者歡迎。那怎么發展公眾號這個系統呢?首先當然是要堅持寫,如果做不到日更,那最起碼也要一周更新一篇,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。其次可以把公眾號當作一個研發平臺,在上面做各種寫作技術的測試??梢試L試不同類型的話題,看哪個話題受讀者歡迎。 這樣一來,時間長了,公眾號的文章越寫越多,一個穩定的寫作系統就成長起來了,沒準哪天有編輯相中你的文章,然后邀請你出書也未可知。 2、靈感來自積累,而不是等待 很多時候,我們在工作的時候需要靈感,比如從事文化創意工作的,寫文案或者廣告詞什么的,就需要有靈光乍現的一刻??墒?,靈感這種東西說起來挺玄妙的,似乎是不那么可控。比如說,詩歌就是一種靈感的降臨,就像很多詩人說的:“上天呀,請你賜給我一句詩吧?!边@就是在等待靈感??墒恰陡呤帧愤@本書告訴我們,靈感這種東西不能靠別人賜予和等待,而是要靠積累。 咱們還是拿寫公眾號為例,其實一個寫作者無論寫什么題材類型的文章,他一生面臨最大的挑戰,并不是靈感的枯竭,而是素材的枯竭。 比如說,如果你的寫作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,你最關心的就不是“怎么寫”,而是“寫什么”。如果你的公眾號要保持高頻率的更新,就必須要有大量的素材做后盾。那么這些素材都是從哪兒來的呢?答案是靠積累。 為了獲得新想法,你可以每天早上起來之后先清空大腦,再用新信息灌滿大腦。清空大腦,就是早餐之后把昨天的一切問題拋到腦后,把整個大腦“騰出來”接收新信息。比如說你可以利用早上的時間打開電腦、看新聞、讀其他人的文章,了解現在世界都在發生什么,從這些日常的新信息里獲得自己文章需要的素材。 如果這個素材和你最近要想的文章主題契合,那么就可以把它搜集整理出來,最后用在文章當中。 3、多發展幾個熟練的技能 高手們高效工作的第三個技巧是多發展自己的技能,這個其實很好理解,就是我們通常說的“斜杠”創業家了。近幾年,有關一專多能的說法很盛行,由此還產生了“斜杠青年”、“斜杠中年”等詞匯。 為此,美國超級網紅金伯莉·帕爾默還寫了一本書,名字就叫《斜杠創業家》,這本書我們今今樂道讀書會在上一季的書單中也讀過,很有意思,大家可以在我們的APP中找來聽一聽。 《高手》這本書告訴我們,如果你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就,有兩個選擇。第一個選擇是深挖一口井,把自己的某個技能練到爐火純青、登峰造極的地步。 其實這個是非常困難的,很少有人能做到;第二個選擇是,你可以選擇兩項技能,把每一項技能都練到行業的前25%的水平,這就比較容易了。因為同時擁有兩個能排在行業前25%的技能的人,其實是很少的,而如果你能把這兩個技能結合起來去做一件事,你就可能取得突出的成就。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在中國古代,就有這樣一位斜杠女青年,她當年走的路線就是把多種技能綜合起來去完成一件事,她的名字叫“婦好”,婦是婦女的婦,好是好壞的好。 按古籍記載,婦好的好應該是她的姓,在古代應該讀做[zǐ],就是兒子的子的讀音,婦是古代對女性的尊稱,所以婦好用現代話來說,應該叫“子夫人”。 婦好可以說是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第一位奇女子。她本來是殷商時期,第22位國王武丁的王后。婦好能夠在中國歷史上流芳百世,并不是因為她是武丁的妻子,更重要的她是一位杰出的斜杠青年,在當時的殷商王朝擔任著多個舉足輕重的職位。 比如說,婦好首先是一位大祭司,那個時候人類蒙昧無知,祭祀和占卜是國家或者部落最重要的活動,通常都是由地位較高的人來主持,婦好就經常受命主持祭祀,和天地溝通。 其次,這位婦好還“不愛紅妝愛武裝”,她精通兵法,曾多次率軍打敗過商王朝周邊的敵人。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這樣一條記載,寫的是:“登婦好三千,登旅萬乎伐羌”,意思是說商王征發婦好所屬的3000人馬,又派給她士兵1萬人,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敵羌國。 在那個時代,13000多人的隊伍絕對算是一支大軍了,而且這也是已經發現的甲骨文中所記載的,商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。 還有更厲害的,在河南安陽發現的婦好墓中,發現了一件重達9公斤、飾有雙虎噬人紋、銘刻“婦好”二字的青銅鉞,鉞是古代一種奇門兵器,樣子像是大斧頭,非常不好掌握。 考古專家一致認為,這把鉞就是婦好生前使用過的武器,由此可見,婦好武藝超群,力氣過人。更重要的是,鉞在古代是軍權和王權的象征,所以我們可以斷定,婦好在商代一定是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女將軍。 《左傳》中說:“國之大事,唯祀與戎”,意思是說,一個國家真正的大事,主要就是祭祀和戰爭。所以,你看,婦好這位王后,既精通祭祀占卜,又能征善戰,可以說是身兼多種熟練技能,用這些技能來做王后,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敢不服她的。 二、高手的自控方法 好了,說完了高手的工作方法,我們再來說說高手的自控方法。書中講了很多方法,今天我們只講三條最容易操作的方法:1、每天堅持早起;2、對自己有極端的所有權;3、以謙卑來提升自己。下面我們來具體講一講。 1、每天堅持早起 聽到早起,很多朋友會說這不是老生常談嗎?其實,真理往往都是披著樸素的外衣。很多時候,看似平常的話,其實就蘊藏著極大的能量。早起就是高手們增強自己自控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。 舉個例子來說,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位名叫杰克·威林克的人,他曾經擔任過海豹突擊隊指揮官,在美國海軍服役了二十年,參與過伊拉克戰爭,回來以后負責西海岸所有海豹突擊隊隊員的訓練,退伍以后跟人合伙開了一家咨詢顧問公司,專門向商界領袖傳授軍隊的領導力和管理經驗。 威林克每天早上4:45就起床做事。他雖然已經退役了,但仍然保留了在特種部隊時的作息習慣。有人問他為什么非得起這么早,威林克說,早起能讓他獲得一種在心理上戰勝了敵人的感覺。 雖然他已經不在軍隊,將來也不會再上戰場了,但是他總覺得有一天還會面對不一樣的敵人。所以每天早上一睜眼,他就問自己,“我現在做什么,才能應對好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?” 這么自己問自己,他就想著馬上早起,然后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。威林克的這種精神,感染了很多美國人?,F在Twitter上就有人一些效仿威林克,組成了一個“4:45起床俱樂部”,堅持每天早起。 早起就是自我控制的體現,早起能夠讓我們有一種掌控感。有的時候,我們為了獲得自律,就得人為地給自己設定一些限制,早起就克服惰性的好辦法。 2、對自己有極端的所有權 高手善于自控的第二個技巧是對自己有極端的所有權,這其實是說,遇到問題盡量自己來解決,而不是選擇抱怨或者推諉責任。 我們還是舉威林克的例子。美國海豹突擊隊在有重大行動之前,有一個傳統,就是行動負責人會召集所有分隊的指揮官開一個會,讓這些指揮官根據行動計劃向指揮部提要求。 這個時候,有的指揮官就會說,我們需要多派幾架武裝直升機;也有的指揮官說,我們需要配發新靴子;還有的指揮官要求配備最新先進的衛星通訊設備等。一般在這個時候提出的要求,盡管可能有些要求不那么合理,行動負責人也都會一一給予滿足。 但是等到負責人問到威林克這里時,他卻部是說:“我們很好,長官?!? 威林克幾乎不提任何額外要求,因為他認為,他對自己的世界有極端的所有權,如果自己的隊伍有問題,他自己就會解決,而不會向上級抱怨。相反,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遇到問題了,只要向上級一反應,就一定會馬上得到滿足,因為上級明白,他提出的要求一定是真正需要的。 所以,威林克認為,真正的精英不會向上級抱怨自己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持,他首先自己必須負起責任,這就是極端的所有權。 3、以謙卑來提升自己 高手們提高自控能力的第三個技巧是謙卑,這里說的“謙卑”并不是對上級卑躬屈膝,言聽計從,而是指能夠聽進去不同的意見,以開放包容的心態,時時刻刻地學習。 謙卑的好處是能夠站在第三方的視角,旁觀自己、審視自己。 比如,你現在因為一件事情生氣了,那么,先不要情緒化地發脾氣,而是馬上開始進入謙卑狀態,及時地跳出自己的身體,去觀察自己,并且問自己:我是不是生氣了?這件事我是不是有點感情用事?我真的值得為這件事生氣嗎……這其實就是咱們中國人常說的“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”,這也等于是自己給自己提供即時反饋。 當然,能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,這要求你在即使投入全部身心的情況下,仍然能在心中保持一點清明,始終有一個冷靜的聲音在提醒自己,這就是謙卑的最高境界。 三、高手的決策方法 第三個維度,我們來說一下高手的決策方法。決策是我們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,大到到哪里安居就業、和誰結婚,小到今天早飯吃什么、是打車回家還是坐地鐵回家,都需要選擇和決策。那高手們是如何科學決策的呢?我們也從書中選取三種方法與大家分享。 1、設立反對派 所謂的設立反對派,指的就是在做決策的時候,人為設置一個反對的理由,以確保目前的選項沒有漏洞。 這其實是說,為了防止我們做決策時犯沖動和一意孤行的錯誤,要給自己設置一道防護網。 比如說,當你要投資股票的時候,你就要為自己的每個決定設置一個虛擬的反對派。反對派的任務就是,你要在心中想方設法地列舉一切能夠想到的反對投資的理由,如果你能把這些想到的理由都反駁掉了,還是決定要投資,那么這個時候,你的投資決策相對來說就更靠譜一些。 這有點類似于周伯通“左右互搏術”的方法,給自己設立一支“藍軍”,然后為自己的決策高唱反調,這樣一來就可能找到自己決策的漏洞,然后用理智澆滅各種沖動型的決策。 2、從遠處旁觀 很多時候,我們在決策的時候糾結,其實是受到了各種復雜情緒的干擾。而這些情緒其實都是短期的,如果放在大的時間尺度來看,可能就都不算什么。因此為了更好地做出選擇,我們可以使用從遠處旁觀的技巧。 比如說,當我們要做一個決定的時候,你要從三個時間尺度去考慮:10分鐘之后,你會對這個決定作什么感想?10個月之后呢,你會作何感想?在放到更大的時間維度當中,10年之后呢,你又會作什么感想? 這種從遠處旁觀的方式,對于短期情緒真的非常對癥,它能夠讓我們在面對緊張和焦慮的時候,更好地緩和自己的情緒。其實仔細想一想,真的是這樣,很多時候,我們之所以計較一些事情,或者糾結于一些煩惱,不都是因為短視的原因嗎?倘若從遠處旁觀,用時間這把尺子來衡量一下,很多問題就都不成為問題。 3、考慮價值觀 最后一個決策技巧,我們來說一說價值觀的問題。所謂的價值觀,說白了就是這個世界上什么東西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,也就是一個優先等級的問題。 比如說,作為一名企業家,你覺得讓消費者滿意最重要,讓公司股東滿意最重要,還是讓員工們滿意最重要。面對這個決策的時候,就看誰在你的心中分量最重了。如果你認為讓自己的消費者滿意重要,你就會做出少賺一些錢多讓利消費者的決策;如果你覺得必須讓股東滿意,否則將來開股東大會不好交代,那你就盡可能地增加利潤;如果你覺得公司員工跟著自己打江山不容易,還是員工的滿意度最重要,那就把選擇向有利于員工的向向傾斜吧。 總之,價值觀這個事情,沒人能強迫你,它決定著決策的優先等級,是我們做決策時一把重要的尺子。有了價值觀給我們“量活”,我們就不會隨波逐流,做出糟糕的決策。 總結 世界瞬息萬變,我們的思維也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步伐?,F代精英的思維方式,并不是人人都具備,但是我們卻可以站在高手的身邊去觀摩和學習。 在《高手: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》這本書中,作者萬維鋼首先為我們介紹了高手們的工作方法論,教給我們設立一個可積累的系統,然后不斷迭代更新,并且通過掌握多種技能來提高我們做事的效率。 書中還向我們介紹了高手自控的方法,比如要堅持早起、對自己完全負責和以謙卑的心態來提升自己等等。 這本書的第三個重點內容是高手做決策時的三個技巧,當我們設立好一個反對派的角色,并且把問題從旁觀者的角度,用時間這把尺子在丈量,用價值觀的尺度來衡量,就會避免很多非理性的決策和失誤。 識別二維碼可以體驗越多更多書籍: ![]() |